抵角戲
成語(Idiom):抵角戲(dǐ jiǎo xì)
發音(Pronunciation):dǐ jiǎo x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兩個人爭吵、爭斗,互不相讓,不肯退讓。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抵角戲源于戲曲中的一種表演形式,即兩個演員分別扮演公牛和母牛,用頭互相對抵,力爭上風。這個成語比喻兩個人在爭斗中都不肯退讓,堅持己見。形象地表達了爭斗的激烈和頑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抵角戲通常用來形容兩個人在爭吵、爭斗中堅持己見,不肯妥協的情景??梢杂糜诿枋鰞蓚€人在爭論問題、爭奪利益、爭奪權力等方面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抵角戲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楊慎的《楊氏家訓》中。楊慎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思想家,他用“抵角戲”來形容兩個人爭斗不休,互不相讓的情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抵角戲的結構是“抵角+戲”,其中,“抵角”表示兩個人互相對抵,爭斗;“戲”表示戲劇表演,引申為比喻。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兩個在會議上抵角戲,爭論了一個下午。
2. 這兩個國家為了爭奪領土問題一直在抵角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兩個公牛用頭對抵,力爭上風的情景,形象地表達了抵角戲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爭斗、爭吵相關的成語,如“爾虞我詐”、“針鋒相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們兩個同學在抵角戲,爭奪最后一張糖果。
初中生:班上兩個同學在抵角戲,爭論了一節課的問題。
高中生:兩個政治家在抵角戲,爭奪國家的政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