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削
成語(Idiom):削削
發(fā)音(Pronunciation):xuē xu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物體表面平整光滑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削削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物體表面平整光滑。這個詞語常常用來形容刀刃、劍鋒等鋒利的東西,也可以用來形容木器、石器等表面經過打磨后的光滑。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削削這個成語可以用在描述物體表面的特征上,特別是那些經過打磨或加工后變得平整光滑的物體。比如可以用來形容一把鋒利的刀,一塊光滑的石頭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削削這個成語來源于《史記·李斯列傳》中的一段故事。故事講述了秦始皇時期,李斯擔任宰相時,他提出了一個建議,希望把秦國的刑罰變得更加嚴厲,以威懾犯罪分子。他說:“法者,國之咽喉也,咽痛則國家危,故刑者,國之削削也,削削則國家安。”意思是說法律是國家的咽喉,如果法律被犯罪分子所破壞,國家就會面臨危險,所以刑罰就是對國家的保護。后來人們就用“削削”來形容刑罰的嚴厲,也用來形容物體表面的平整光滑。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削削是一個形容詞,由兩個相同的字組成,沒有固定的搭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把削削的刀能輕易地切開水果。
2. 這塊削削的石頭摸起來非常光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刑罰”的故事聯(lián)系起來記憶“削削”這個成語。想象一下,當時的刑罰非常嚴厲,犯罪分子被削削地懲罰,這樣的形象會幫助你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古代刑罰的種類和執(zhí)行方式,以及其對社會的影響。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的刀削削得非常鋒利,能輕松切開水果。
2. 初中生:這塊石頭經過打磨,變得削削的,摸起來很光滑。
3. 高中生:歷史書上說秦始皇時期的刑罰非常削削,犯罪分子都被嚴厲懲罰。
4. 大學生:在古代,削削的刑罰是為了維護社會秩序和公平正義。
請注意,以上造句僅供參考,可以根據(jù)具體情境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