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畏
成語(Idiom):稟畏(bǐng wèi)
發音(Pronunciation):bǐng wè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對權貴或有威勢的人心存敬畏之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稟畏是由“稟”和“畏”兩個詞組成的成語。“稟”意為向上級報告,請求指示;“畏”意為畏懼、敬畏。稟畏的含義是指對權貴或有威勢的人心存敬畏之情,表達了對權威的順從和敬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稟畏一詞通常用來描述人們對權威人物或有威勢的人心生敬畏之情。可以用于形容對上級領導的敬畏、對權威專家的尊重、對權勢者的順從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稟畏一詞最早出現于《左傳·襄公十四年》:“敬稟畏于君,敢忘家。”這句話是孔子對自己的學生子路說的,意思是要尊敬、敬畏君主,不敢忘記家庭的教育。從此,稟畏成為了描述對權威的敬畏之情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稟畏是由兩個單獨的詞組成的,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學生們對老師都懷著一種稟畏之情,言行舉止都非常恭敬。
2. 領導的權威使得員工們心生稟畏,沒有人敢違背他的意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稟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向上級報告時,臉上充滿敬畏之情的表情,這樣可以幫助記住稟畏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權威、敬畏相關的成語,如“敬而遠之”、“敬謝不敏”等,可以幫助擴展詞匯量和加深對權威與尊重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的知識淵博,讓我們對她心生稟畏之情。
2. 初中生:面對考試,同學們都對老師的嚴格要求心存稟畏。
3. 高中生:學校的校長一直以來都是我們心目中的權威,我們對他心懷稟畏。
4. 大學生:在實習的公司,大家對總經理都懷有一種稟畏的情緒,不敢有絲毫怠慢。
5. 成年人:面對領導的權威,我們應該保持稟畏之心,遵守規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