宂衣
基本解釋
粗劣的衣服。 宋 曾鞏 《學舍記》:“予之卑巷窮廬,宂衣礱飯,芑莧之羹,隱約而安者,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
成語(Idiom):宂衣
發音(Pronunciation):mǐng y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在患難困苦時互相幫助、支持的精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宂衣是由“宀”和“衣”兩個字組成,其中,“宀”是一個表示房子的偏旁,意味著庇護、保護;“衣”則表示衣物。宂衣成語的含義是指人們在困難時期彼此幫助、互相扶持,就像給予對方一件衣物一樣,給予溫暖和保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宂衣常用于形容人與人之間在困境中互相幫助、團結一致的場景。可以用于描述朋友之間互相支持、同事之間互相合作,也可以用于形容國家或社會的團結與互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宂衣一詞出自《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故事中,晉國的公子重耳因為受到父親的嫡長子排斥,被迫離開家鄉,流浪在外。在他困苦的時候,有一位名叫寧戚的貴族見到他衣衫襤褸,身無分文,便主動將自己的衣服給了他。后來,重耳得到了寧戚的幫助,最終成為了晉國的君主。這個故事成為了宂衣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宂衣的結構是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困境中,他們宂衣相助,共同渡過了難關。
2. 面對困難,我們應該宂衣相助,共同解決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的兩個字分別記憶為“宀”和“衣”,宀可以聯想為房子,衣可以聯想為衣物。然后,聯想到在困境中,人們互相幫助,就像給予對方一件衣物一樣,給予溫暖和保護。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互助、團結相關的成語,例如“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應該宂衣相助,一起完成作業。
2. 初中生:在困難時期,我們應該宂衣相助,共同度過難關。
3. 高中生:團結互助是我們班級的宗旨,我們要宂衣相助,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