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正
成語(Idiom):耿正
發音(Pronunciation):gěng zhè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品正直、言行正派,不阿諛奉承,不屈服于外界的誘惑。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耿正是由“耿”和“正”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耿”表示明亮、光明,而“正”則表示正確、正直。耿正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言行舉止都符合道義和法紀,不受外界的誘惑和干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耿正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品德高尚,堅守原則,不受外界的干擾和誘惑。可以用來贊美一個人的正直和堅持自己的原則。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耿正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論語·子罕第十三》。孔子曾經說過:“耿者,愚而無閔,不愚則已。”意思是說耿直的人雖然有時候顯得單純,但卻不會因此而愚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耿正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保持耿正的品德,從不為了個人利益而妥協。
2. 這位領導官員一直以來都是耿正的,從不接受賄賂。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耿正”的發音與“更正”聯系起來,更正表示修正錯誤,耿正則表示堅持正直和正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耿正相關的成語,如“正直無私”、“正派光明”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做一個耿正的人,不要偷東西。
2. 初中生:他是一個耿正的學生,從不抄襲作業。
3. 高中生:我們應該向耿正的人學習,堅持自己的原則,不被外界的誘惑所動搖。
希望這個關于“耿正”的學習指南能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