絹光
成語(Idiom):絹光(juàn guāng)
發(fā)音(Pronunciation):juàn gu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絹絲般的光亮,形容光線柔和、溫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絹光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絹指細薄的絲織品,光指光線。絹光形容光線柔和、溫和,不刺眼,不強烈,給人一種溫暖、舒適的感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絹光一詞常用于形容光線的柔和、溫和。可以用來形容黃昏時的余暉、月光、燈光等。也可用來形容人的性格溫和、和善。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絹光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逍遙游》一文中,其中寫到:“夫光,亦正亦邪;亦靈亦魅;亦動亦靜。天地之間,其猶絹之有光也,且亦非常之有光也。”這句話形容了光線的特性,將光比喻為絹光,表達了光線的柔和、溫和之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絹光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形容詞“絹”和名詞“光”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夕陽西下,余暉如絹光般柔和。
2. 月光灑在湖面上,泛起一片絹光。
3. 她的微笑散發(fā)出一股絹光,讓人感到溫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lián)想絹光和柔和、溫和的意思,將絹光形象化為細薄的絲織品般的光線,柔軟而溫暖。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絹光是中國文化中一個常用的比喻手法,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文化中其他形容光線的詞語,如明亮、璀璨、閃耀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太陽落山時,天空彌漫著一片絹光。
2. 初中生(13-15歲):晚上,月亮灑下一片絹光,照亮了整個院子。
3. 高中生(16-18歲):她的微笑散發(fā)出一股絹光,讓人感到寧靜與舒適。
4. 大學生及以上:黃昏時分,夕陽的絹光照亮了整個大地,給人一種寧靜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