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牌
基本解釋
指演出場所門口告示上演節目的木板。《人民日報》1984.7.10:“我先跑到書場和茶社門口,看了看當晚排出的節目牌。”
成語(Idiom):節目牌
發音(Pronunciation):jié mù pá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表演節目的節目單或節目安排。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節目牌是指用于表演節目的節目單或節目安排。它記錄了每個節目的順序、演員名單以及演出時間等信息。節目牌常用于演出現場,用于指導演員的表演順序和觀眾的觀看順序。這個成語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們的生活或工作計劃安排得有條不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演出、活動或工作計劃的安排。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或團隊的工作有條不紊,步步為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這個成語的具體故事起源尚無確切記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節目”和“牌”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演出前,導演仔細制定了節目牌,確保每個演員都能按時上臺表演。
2. 這個團隊的工作效率很高,每個人都按照節目牌的安排進行任務,沒有出現任何混亂。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節目牌”與演出現場的場景聯系起來,想象導演在手持節目牌指揮演員的場景,以此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表演相關的成語,如“開場白”、“收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今天學校舉行了一次文藝匯演,老師給我們發了節目牌,告訴我們每個人應該在什么時候上臺表演。
2. 初中生(13-15歲):我參加了學校的話劇比賽,我們團隊制定了詳細的節目牌,確保每個演員都能按照順序出場。
3. 高中生(16-18歲):為了籌備學校的畢業晚會,我們班級制作了一份精美的節目牌,安排了各種表演節目。
4. 大學生(19歲及以上):我參加了學校的校慶活動,負責制作節目牌,確保整個活動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