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遙對格
發音(Pronunciation):yáo duì g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遠距離對答,互相應答。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遙對格是由“遙”、“對”和“格”三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遙”表示遠距離,指兩地相隔較遠;“對”表示互相,表示相互之間;“格”表示對答。遙對格的意思是指遠距離之間進行對答,即互相應答。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遙對格常常用來形容遠距離之間的對答。可以用于描述兩地相隔較遠的人們通過書信、電話、互聯網等方式進行問答、交流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兩個人在不同的地方對答如流,默契配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遙對格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小說《警世通言》中。故事講述了一個名叫張生的人,他在家鄉時就已經是一個聰明伶俐的人,但他卻遠離家鄉來到京城謀生。在京城,他遇到了一個聰明才智的女子,兩人通過書信往來,遙對格,彼此互相應答。最終,他們通過遙對格的方式解決了許多問題,取得了成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遙對格的結構是“遙”+“對”+“格”。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之間的遙對格讓人感嘆他們的默契配合。
2. 雖然他們相隔萬里,但通過遙對格的方式,他們依然能保持緊密的聯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遙對格”想象成兩個人之間隔著遙遠的距離進行對答,通過書信、電話等方式進行溝通。可以通過畫面化的記憶,將這個成語與遠距離對答的場景聯系起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遠交近攻”、“遠親不如近鄰”等,擴展對遠距離和近距離關系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通過視頻電話進行遙對格,一起完成作業。
2. 初中生:我和我的筆友每天都會通過郵件進行遙對格,分享彼此的生活。
3. 高中生:雖然我們不在同一個城市,但我們通過微信遙對格,互相鼓勵,共同進步。
4. 大學生:我和我的留學朋友通過視頻通話進行遙對格,交流學習心得和生活體驗。
5. 成年人:我和我的老朋友雖然不在同一個國家,但我們通過郵件遙對格,保持聯系和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