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兀騰騰
基本解釋
猶言昏昏沉沉。 明 朱有燉 《一枝花·秋興》套曲:“這些時把一個俊 潘安 老得來兀兀騰騰,瘦 沉約 害得來涎涎瞪瞪。” 明 唐寅 《自笑》詩:“兀兀騰騰自笑癡,科名如鬢髮如絲。”
成語(Idiom):兀兀騰騰
發音(Pronunciation):wù wù téng té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氣勢磅礴、威武雄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兀兀騰騰是一個由兩個相同的詞語重疊而成的成語,兀兀和騰騰都表示雄偉、磅礴的樣子。兀兀意為高聳、挺拔,騰騰意為猛然上升、沖天而起。合在一起形容氣勢磅礴、威武雄壯的景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氣勢宏大、磅礴壯麗的場景或事物,比如形容山勢雄偉、大海波濤洶涌、軍隊陣容整齊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兀兀騰騰最早出現在《水滸傳》第十二回中。故事中,宋江帶領梁山好漢攻打祝家莊,祝家莊有一座高山,山上修建了一座高樓,樓上有一面大旗,迎風招展,氣勢磅礴。梁山好漢見到這個場面后,都感嘆說:“這旗子兀兀騰騰,氣勢不凡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山峰兀兀騰騰,云霧繚繞,景色美不勝收。
2. 軍隊列隊整齊劃一,氣勢兀兀騰騰,令人肅然起敬。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兀兀騰騰與高山、大海等壯麗景象聯系起來,形象地記憶其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意義的成語,如雄飛翔、氣吞山河等,以拓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看!那只大鷹在天空中兀兀騰騰地飛翔。
2. 初中生:夜幕降臨,大海波濤洶涌,氣勢兀兀騰騰。
3. 高中生:登上高山,俯瞰四周,山勢兀兀騰騰,美景盡收眼底。
4. 大學生:在大型音樂會上,樂隊奏響的樂曲令人心潮澎湃,氣勢兀兀騰騰。
5. 成年人:公司年會上,總經理的演講充滿激情,氣勢兀兀騰騰,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