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惰
成語(Idiom):恬惰
發(fā)音(Pronunciation):tián d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懶散、不勤奮的狀態(tài)。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恬惰由兩個漢字組成,恬意為寧靜、安逸,惰意為懶散、不勤奮。恬惰形容一個人過分安逸、懶散,缺乏進取心和努力的精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恬惰多用于貶義,形容一個人不思進取,缺乏上進心和動力。可以用于批評某人的懶惰行為,或者形容社會中對努力工作和學習的不重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恬惰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莊子·逍遙游》一章中,意為放松自我、追求自由。后來,恬惰逐漸演變?yōu)橘H義詞,形容人懶散、不勤奮的狀態(tài)。
成語結(jié)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恬惰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形容詞組成,形容一個人的狀態(tài)。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天無所事事,真是恬惰至極。
2. 這個學生恬惰得連作業(yè)都不愿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用“田躺多”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躺在田地里,什么事情都不做,懶洋洋地享受寧靜和安逸的生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反義詞:勤勉、努力、奮發(fā)
2. 相關成語:懶散、安逸、安于現(xiàn)狀
3. 同義詞:懶惰、懶散、懶洋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很恬惰,從來不做作業(yè)。
初中生:我不想和那個恬惰的同學一起合作。
高中生:恬惰的生活會讓人失去進步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