朽蠹
成語(Idiom):朽蠹
發音(Pronunciation):xiǔ d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東西腐朽、破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朽蠹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東西腐朽、破損的狀態。它可以用來形容物體的老化、變質,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衰老、虛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朽蠹常常用于描述物體的腐朽、人的衰老等情況。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在文學作品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朽蠹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據說,秦始皇曾經下令焚書坑儒,燒毀了許多古籍,這被后人稱為“焚書坑儒”。這個故事傳說中的起源就是朽蠹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朽蠹由兩個漢字組成,前一個字是“朽”(xiǔ),意思是腐朽,后一個字是“蠹”(dù),意思是蟲蛀。兩個字合在一起,形容東西腐朽、破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木桌已經朽蠹不堪,都快要散架了。
2. 這座古老的建筑已經朽蠹成灰,只剩下一些殘墻斷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朽蠹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張腐朽的木桌上有許多蟲子在蛀食的場景,這樣可以更容易記住朽蠹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文化中對于腐朽、衰老的思考和表達方式,探索其他相關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這塊蘋果已經朽蠹了,不能吃了。
2. 初中生(13-15歲):這輛自行車已經朽蠹成灰,不能騎了。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理論觀點已經朽蠹不堪,不能被接受。
4. 大學生(19-22歲):這個社會制度已經朽蠹成灰,需要進行改革。
5. 成人(23歲及以上):歲月不饒人,人的容顏也會朽蠹。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