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腕
成語(Idiom):懸腕
發(fā)音(Pronunciation):xuán w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手腕柔軟無力,缺乏力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懸腕是由“懸”和“腕”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懸,指懸掛、懸浮的意思,引申為“松弛、缺乏力量”。腕,指手腕。合在一起,表示人的手腕松軟無力,沒有力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懸腕常用來形容人的手腕力量不足,缺乏決斷力或膽量。例如,用來形容一個人在關鍵時刻沒有勇氣或決心去做某件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懸腕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僖公十四年》。故事中,齊國的國君僖公在面對戰(zhàn)爭時,手腕松軟無力,沒有決斷力,導致失去了戰(zhàn)爭的機會。從此,人們用“懸腕”來形容一個人在關鍵時刻缺乏決斷力或膽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關鍵時刻懸腕,錯失了一個好機會。
2. 這個領導懸腕,不敢做出決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一個人的手腕被繩子懸掛起來,表示手腕無力,缺乏力量。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勇氣、決斷力相關的成語,如“膽大如斗”、“毅然決然”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在比賽中懸腕,沒有辦法抓住機會。
2. 初中生:她在面對困難時懸腕,不敢嘗試新的方法。
3. 高中生:他在選大學專業(yè)時懸腕,不敢追求自己真正感興趣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