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唾
基本解釋
(1).唾液的美稱。 宋 周密 《天香·龍涎香》詞:“碧腦浮冰,紅薇染露, 驪宮 玉唾誰搗。” 聞一多 《太平洋舟中見一明星》詩:“你是天仙吐出的玉唾濺在天邊?還是鮫人泣出的明珠被海濤淘起?”
(2).喻杰作、佳句。 宋 黃庭堅 《次韻錢穆父贈松扇》:“銀鉤玉唾明繭紙,松箑輕涼并送似。” 宋 謝逸 《寄隱居士》詩:“家藏玉唾幾千卷,手校韋編三十秋?!?金 李純甫 《虞舜卿送橙酒》詩:“徑呼短李與黔王,快取錦囊收玉唾。”
(3).指硯滴。 宋 辛棄疾 《破陣子·硤石道中有懷吳子似縣尉》詞:“騎火須防花月暗,玉唾長攜綵筆行?!?鄧廣銘 注:“ 稼軒 《鷓鴣天》有‘乾玉唾,禿錐毛’句,均以筆與玉唾連舉,因疑玉唾應指硯滴而言。”
成語(Idiom):玉唾
發音(Pronunciation):yù t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非常珍貴的東西被輕視或毀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玉唾是由“玉”和“唾”兩個詞組成的成語。玉指的是寶貴的玉石,唾指的是唾沫。玉唾形容的是珍貴的東西被輕視、毀壞或褻瀆。這個成語常常用來比喻珍貴的事物受到不應有的對待或被糟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玉唾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各種情況下珍貴的東西被輕視或毀壞。比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才華被浪費,一個寶貴的機會被錯過,或者一個珍貴的文化遺產被破壞等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玉唾的故事在古代流傳甚廣。相傳,古代有位名叫韓湘子的人,他非常善于制作玉器。有一天,他制作了一件非常珍貴的玉器,但不幸被一位無知的人誤以為是普通的石頭,將其當做唾沫扔到了地上。韓湘子非常傷心,因為他的珍貴作品被輕視和毀壞。后來,人們就用“玉唾”這個成語來形容珍貴的東西遭到輕視和毀壞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玉唾”由兩個漢字組成,形容詞+名詞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才華被埋沒了,真是玉唾啊。
2. 這個古老的建筑被當做廢墟,真是玉唾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珍貴的事物被輕視和毀壞相關的形象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例如,想象一塊寶貴的玉石被人隨意吐唾沫弄臟,這樣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文化中對玉器的重視和珍貴的意義,以及其他與珍貴事物被輕視或毀壞相關的成語,如“珠玉在前”、“明珠暗投”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花了很多時間寫的作文,結果被老師批得一文不值,真是玉唾啊!
2. 初中生(13-15歲):他的音樂才華很高,但是卻經常被同學們嘲笑,真是玉唾??!
3. 高中生(16-18歲):這座歷史建筑被當地政府拆除了,真是玉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