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篳路藍褸
發音(Pronunciation):bì lù lán l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起初艱苦困苦,后來逐漸發展壯大的情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篳路藍褸意為用竹片做成的車輪,用藍色的布裹住,形容起初條件艱苦,后來逐漸改善的情況。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困難的開始,但經過努力和堅持,逐漸取得成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或一個團體在創業、學習或發展過程中經歷了艱難困苦,但最終取得了成功的情況。也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事業或項目在起初階段條件艱苦,但經過努力逐漸改善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戰國時期,齊國的國君孟嘗君打算對外征戰,但齊國的車輪破損嚴重,無法使用。于是,孟嘗君派人到村里去找車匠,希望他們來修理車輪。車匠們來到后,發現孟嘗君的車輪已經破損得非常嚴重,無法修復,只能用竹片做成新的車輪,用藍色的布裹住。雖然車輪看起來很簡陋,但經過修理后,孟嘗君的車輛能夠正常使用了。從此以后,“篳路藍褸”成為了形容艱苦起步、后來發展壯大的典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篳路藍褸的結構為“篳路(起初艱苦的道路)”+“藍褸(用藍色的布裹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家公司在開始時篳路藍褸,但經過幾年的努力,現在已經成為行業的領導者。
2. 我們學校剛剛建立時,設施簡陋,師資力量薄弱,可以說是篳路藍褸的,但現在已經成為一所一流的學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篳路藍褸”聯想成一個人在剛開始的時候,身上穿著破舊的藍色衣服,手里拿著用竹片做成的車輪,艱難地走在一條荒涼的道路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衣服逐漸變得整潔,車輪也變得更加堅固,最終他成功地走出了困境。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創業、發展相關的成語,如“創業艱難”、“百折不撓”等,以豐富對于起初困難后來發展的情況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學校剛剛建立時,教室很簡陋,沒有空調,但現在已經變得很好了,真是篳路藍褸。
2. 初中生:這個科研項目一開始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我們團隊堅持不懈,經過幾年的努力,終于實現了突破,真是篳路藍褸。
3. 高中生:我想要成為一名演員,但起初條件很艱苦,我每天都要去參加各種演出和培訓,但現在我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真是篳路藍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