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攻玉以石(gōng yù yǐ shí)
發音(Pronunciation):gōng yù yǐ s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用石頭攻擊玉石,比喻用不恰當的手段對待寶貴的東西或人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攻玉以石這個成語的意思是用石頭攻擊玉石,比喻用不恰當的手段對待寶貴的東西或人才。它強調了對待寶貴的事物或人才時應該用正確的方法和態度,而不是使用不合適的手段。攻玉以石的含義是要強調正確對待寶貴事物的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對待寶貴的事物或人才時不恰當的行為。比如,可以用來批評那些用不恰當的手段對待優秀人才的組織或個人。也可以用來提醒人們在處理寶貴的資源時要慎重行事,不要浪費或糟蹋它們。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攻玉以石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荀子·勸學》這本書。書中記載了一個古代的故事,說有個人在寺廟里看到了一塊非常美麗的玉石,但他卻用石頭去攻擊這塊玉石。一個過路的人看到后告訴他:“攻玉以石,何以為利?”這個故事通過一個寓言的方式告訴人們,正確對待寶貴的事物和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攻玉以石的成語結構是“攻玉”和“以石”,表示用石頭攻擊玉石。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用攻玉以石的方式對待那位才華橫溢的年輕畫家,導致他離開了這個藝術家群體。
2. 這個公司的管理層總是用攻玉以石的方式對待員工,導致團隊士氣低落。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例如,想象一個人拿著一塊石頭攻擊一塊美麗的玉石,這個場景會比較生動,有助于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寶貴事物和人才相關的成語,比如“珠玉在前”、“掩耳盜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老師告訴我們要珍惜學習機會,不要用攻玉以石的方式對待學習。
2. 初中生(14歲):我們應該用正確的方法和態度對待自己的才能,不要用攻玉以石的方式對待自己。
3. 高中生(17歲):政府應該重視人才的培養,不要用攻玉以石的方式對待那些優秀的學生。
4. 大學生(20歲):企業應該用正確的方法和態度對待員工,不要用攻玉以石的方式對待他們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