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匱
成語(Idiom):疲匱(pí kuì)
發音(Pronunciation):pí k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疲憊困頓,力量不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疲匱是由“疲”和“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疲意指疲倦疲乏,匱意指缺乏、不足之意。疲匱一詞描述了人體或精神上的疲勞和困頓,形容人體力或精神力不足,無法繼續前進或完成任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疲匱常用于描述身體疲勞、精神不振或資源匱乏的情況。可以用于形容個人疲憊不堪,無法繼續工作、學習等;也可以用于形容社會、國家或團隊的資源不足,難以繼續發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疲匱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三十年》一書中。故事中,齊國的公子重耳在逃亡中疲乏不堪,身心俱疲,無法繼續前進。他的隨從們看到他的疲態后,勸他休息,重耳卻回答道:“疲匱者,不可以息。”這句話意味著疲乏困頓的人不能停下來休息,而應該繼續努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疲匱是由形容詞“疲”和動詞“匱”組成的,形容詞在前,動詞在后。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連續幾天加班加點,已經疲匱不堪了。
2. 這個項目資金緊張,資源疲匱,很難順利進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疲匱記憶為“疲乏匱乏”,形象地表示人體或資源的不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含有“疲”或“匱”字的成語,如“疲于奔命”、“匱乏無聊”等,來擴展對于疲憊和匱乏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昨天晚上玩得太晚了,今天上課的時候感覺疲匱不堪。
2. 初中生:考試前準備太緊張了,導致我在考試中感到疲匱。
3. 高中生:高三的學習壓力太大了,我覺得自己已經疲匱不堪了。
4. 大學生:大學生活太忙碌了,經常熬夜導致身體疲匱。
希望以上關于“疲匱”的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