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葉
基本解釋
(1).兩世,兩代。 南朝 梁 任昉 《禪位梁王策》:“我 太祖 握《河》受《歷》,應符啟運。二葉重光,三圣係軌。”《周書·顏之儀傳》:“ 枚乘 二葉,俱得游 梁 ; 應貞 兩世,竝稱文學。”
(2).指再生的葉子。 唐 李商隱 《和韋潘先寄上李使君》詩:“桂含爽氣三秋首,蓂吐中旬二葉新?!?馮浩 箋注:“《帝王世紀》: 堯 時蓂莢生於階,每月朔生一葉,月半生十五葉;望后日落一葉,月小盡,則一葉厭而不落。”
成語(Idiom):二葉(èr yè)
發音(Pronunciation):èr y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兩者相差甚遠或對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二葉成語源自《史記·魏公子列傳》中的一則故事。相傳,戰國時期,魏國有個叫魏公子的人,他在田里種植韭菜,一次他發現韭菜長出了兩片葉子,于是非常高興。后來,韭菜長出了三片葉子,魏公子卻非常生氣,覺得韭菜不正常。這個故事中的“二葉”就指的是事物出現兩個相對立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事物之間的差距或對立情況,常用于描述人與人、事與事之間的差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故事源于戰國時期魏國的一位名叫魏公子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兄弟二人,一個是富翁,一個是乞丐,真是二葉同根。
2. 這兩個國家的政治制度完全不同,可以說是二葉相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二葉”與“兩個相對立的葉子”進行聯想,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對立、差距相關的成語,如“天壤之別”、“南轅北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跟我的朋友差距很大,我們的成績真是二葉同根。
2. 初中生:他們兩個人的性格完全相反,可以說是二葉相對。
3. 高中生:這兩個國家的社會制度截然不同,可以說是二葉同根。
4. 大學生:他們兄弟倆的人生軌跡截然不同,真是二葉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