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華
基本解釋
菊的別稱。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四·菊》。
成語(Idiom):節華
發音(Pronunciation):jié huá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節約光華,指節儉樸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節華是一個形容詞,意為節約光華,指人的言行舉止樸素、節儉,不奢華浪費。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生活簡樸、不奢華的品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節華這個成語多用于描述一個人的生活態度和品質。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不喜歡奢華、不追求物質享受,更注重內在修養和精神追求的生活方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宣公十三年》:“宣公問于孔子曰:‘君使臣于楚,楚人以節華送之,君弗受,何也?’孔子曰:‘君之所以不受者,以君之不足也。’”這個故事是說孔子當時被楚國派遣去做使者,楚國人準備了很多奢華的禮物送給孔子,但孔子卻拒絕接受,表示自己不需要這些奢侈品。從此,節華這個成語就流傳下來,用來形容一個人不追求奢華,注重節儉的品質。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節華由兩個漢字組成,節和華。節表示節約、節儉,華表示光彩、華麗。這個成語通過疊字的方式,形象地表達了節約光華的含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生活節華,不喜歡奢侈的東西。
2. 她一直保持著節華的生活態度,不浪費資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節華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身穿樸素的衣服,手里拿著一束光彩照人的華麗鮮花,表示這個人雖然外表樸素,但內心光彩照人。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住節華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節華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學習更多與節儉、樸素相關的成語,如節衣縮食、樸素無華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爸爸媽媽生活節華,不會買很貴的東西。
2. 初中生:為了節約資源,我們學校組織了一次節華環保活動。
3. 高中生:他的生活態度很節華,不追求物質享受,更注重內在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