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諫
基本解釋
直言極諫。《史記·汲鄭列傳》:“上聞,乃召拜為中大夫。以數切諫,不得久留內,遷為 東海 太守。”《后漢書·何敞傳》:“ 敞 數切諫,言諸 竇 罪過, 憲 等深怨之。”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四:“﹝ 狄仁杰 ﹞箴規切諫有古人之風,剪伐淫詞有烈士之操。” 明 陶宗儀 《輟耕錄·切諫》:“夫以王之切諫不已,而上終納之,可謂君明臣良者矣。”
近義詞
成語(Idiom):切諫(qiè jiàn)
發音(Pronunciation):qiē ji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切實而直接地勸諫他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切諫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切”表示深入、真切,而“諫”表示勸諫、規勸。這個成語指的是以真誠直接的方式勸諫他人,意在幫助對方改正錯誤、追求進步。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切諫常常用于描述一種直接而真誠的勸諫行為,可以用于各種社交場合。例如,在工作場合,如果你注意到同事犯了一個錯誤,你可以使用切諫的方式給予他們建議和指導。此外,在家庭和友誼關系中,也可以使用切諫來表達對他人的關心和幫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切諫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左傳》。據傳,在魯國有一位大臣叫做子貢,他以直言敢諫而聞名。有一次,魯國的國君魯哀公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策,子貢毫不猶豫地勸諫國君,希望他能夠改正錯誤。國君聽取了子貢的勸諫,最終避免了一場災難。這個故事成為了切諫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切諫由兩個字組成,其中“切”作為形容詞修飾“諫”,表示真切而直接地勸諫。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以切諫的方式告訴我,我做錯了什么。
2. 我希望你能夠切諫他,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切諫記憶為“切實的勸諫”。你可以想象自己在面對一個錯誤時,用真誠而直接的方式勸諫他人,幫助他們改正錯誤。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勸諫相關的成語,如“規勸”、“忠言逆耳”等。了解這些成語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切諫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切諫我要好好學習,不要再玩手機了。
2. 初中生(13-15歲):他的朋友切諫他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
3. 高中生(16-18歲):父母切諫我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為將來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