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通
基本解釋
(1).寬宏通達。《三國志·魏志·徐邈胡質等傳論》:“ 徐邈 清尚弘通。” 晉 葛洪 《<抱樸子>自敘》:“小子豈敢茍潔區區之懦志,而距弘通之大制。”《舊唐書·韓愈傳》:“ 愈 性弘通,與人交,榮悴不易。”
(2).謂弘揚流通。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譯經上·竺曇摩羅剎》:“所獲《賢劫》、《正法華》、《光贊》等一百六十五部,孜孜所務,唯以弘通為業,終身寫譯,勞不告勌。” 魯迅 《三閑集·在鐘樓上》:“但有如大乘佛教一般,待到居士也算佛子的時候,往往戒律蕩然,不知道是佛教的弘通,還是佛教的敗壞?”
成語(Idiom):弘通
發音(Pronunciation):hóng t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才廣泛交流,信息流通順暢,互相交流和溝通能力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弘通是由“弘”和“通”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弘通的意思是指人才廣泛交流,信息流通順暢,互相交流和溝通能力強。這個成語形象地表達了人們交流溝通的廣泛性和順暢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弘通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人們的交流溝通能力強,能夠廣泛交流和流通信息的場景。比如,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工作中能夠與不同部門的人順暢地溝通交流,以及與外部合作伙伴保持良好的溝通渠道。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弘通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平準書》中的一段故事。相傳,戰國時期的魏國大夫曹參,因為他在魏國的政治和經濟改革中做出了重要貢獻,被稱為“曹大夫”。曹參非常重視人才的引進和交流,他提倡廣泛請進人才,與各方人士交流思想,以推動國家的發展。因此,人們用“弘通”來形容曹參的交流能力和對人才的重視。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弘通是由兩個意義相近的詞語組成的成語,形式上是由兩個漢字構成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弘通有道,能夠與不同部門的人順暢地溝通。
2. 這個公司的經營理念是弘通思想,廣納人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弘通這個成語:
1. 將“弘”字與“廣”字聯系起來,表示廣泛交流。
2. 將“通”字與“流”字聯系起來,表示信息流通順暢。
3. 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廣場上,與周圍的人廣泛交流,信息流通順暢,形成弘通的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交流溝通有關的成語,如“暢所欲言”、“言傳身教”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和小紅是好朋友,他們弘通無阻,經常一起玩耍。
2. 小學生:我們班級組織了一個科普展覽,同學們通過展板和演講弘通了科學知識。
3. 初中生:在社交媒體的時代,我們要保持弘通的能力,與不同的人交流思想和觀點。
4. 高中生:大學生活是一個廣泛交流的階段,我們要學會弘通,與同學們和老師們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