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實
基本解釋
唐 代民戶戶口和占有土地的實況記錄。 唐 制每三年編造戶籍一次。地方平時每年把人口及其所占田畝據實造冊,再據此編成計帳,送州申報尚書省,作為全國戶籍的底本。 長慶 四年, 元稹 在 同州 采取整頓賦稅措施,令百姓自報,稱“自通手實狀”。 宋 呂惠卿 行手實法,時亦稱“ 手實 ”。 宋 蘇軾 《呂惠卿責授節度副使》:“手實之禍,下及鷄豚。” 宋 蘇轍 《民賦敘》:“ 熙寧 中 呂惠卿 復建手實,抉私隱,崇告訐,以實貧富之等。”參閱《新唐書·食貨志一》、 唐 元稹 《同州奏均田狀》、《宋史·食貨志上五》。
成語(Idiom):手實(shǒu shí)
發音(Pronunciation):shǒu s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能夠實際行動,具體落實的意思。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手實是一個形容詞詞語,用來形容一個人能夠真正付諸實際行動,不僅停留在口頭上的承諾或計劃。這個詞語強調實際行動的重要性,而不僅僅是言辭。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手實一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具有實際行動能力,有能力將計劃或承諾付諸實施。可以用于贊美一個人的實際行動能力,也可以用于批評一個人只停留在空話或計劃上,缺乏實際行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手實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故事。據說,在古代有一個國家的國王,他經常許下各種承諾和計劃,但很少能夠真正付諸實施。因此,人們就用手實這個成語來形容那些只停留在口頭上的承諾或計劃,缺乏實際行動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手實這個成語由兩個字組成,手和實。手表示行動,實表示實際。通過將手和實兩個字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手實這個成語,強調實際行動的重要性。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不僅說得好,而且做得也很手實。
2. 這個團隊的成員都很手實,能夠迅速將計劃付諸實施。
3. 他的承諾從來都只是空話,缺乏手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手實成語與實際行動聯系起來來記憶。想象一個人動手去做事情,而不僅僅停留在口頭上,就像手實一詞所描述的那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實際行動相關的成語,如“言行一致”、“實事求是”等,以加深對實際行動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和手實的同學一起玩,因為他們總是能夠兌現承諾。
2. 初中生:老師評價我是一個手實的學生,因為我總是能夠按時完成作業并參加各種活動。
3. 高中生:考試前,我制定了一個詳細的復習計劃,并且按照計劃執行,證明我是一個手實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