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楮
基本解釋
(1).玉琢的楮葉。意謂雖然工巧,但不實用。語本《列子·說符》:“ 宋 人有為其君以玉為楮葉者,三年而成,鋒殺莖柯,毫芒繁澤,亂之楮葉中而不可別也。此人遂以巧食 宋 國。 子列子 聞之,曰:‘使天地之生物,三年而成一葉,則物之有葉者寡矣。’”玉,《韓非子·喻老》作“象”,象牙。 唐 張九齡 《敘懷》詩之二:“木瓜誠有報,玉楮論無實。”《隨園詩話》卷二引 清 郭元釪 《挖孔》詩:“眼底金鎞昏待刮,年來玉楮刻將穿。”
(2).紙的美稱。 元 陳端 《以剡箋贈待詔》詩:“云母光籠玉楮溫,得來原自 剡溪 濆。”參見“ 玉葉 ”。
成語(Idiom):玉楮(yù zhū)
發音(Pronunciation):yù z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品德高尚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玉楮是由“玉”和“楮”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玉”代表貴重、珍貴,也代表高尚的品質;“楮”是指古代寫字用的一種特殊紙張。玉楮合在一起,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道德修養良好,像玉一樣珍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玉楮多用于描述一個人的品德高尚,道德修養好,為人正直,不圖私利。可以用來贊美和稱贊一個人的高尚品質和道德操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玉楮的具體故事起源尚無確切記載。這個成語可能是受到古代文人士大夫的贊美和尊敬,用來形容那些品德高尚、道德修養良好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保持著玉楮的品德,受到了大家的尊敬和敬仰。
2. 這位老師講課嚴謹認真,是一位真正的玉楮。
3. 他從不圖私利,一直以來都表現出玉楮的品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玉楮”與品德高尚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如同玉一樣珍貴而高尚,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有關道德、修養、品德的書籍來進一步了解和提升自己的品德修養。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是我們學校的玉楮,我們都很喜歡她。
2. 初中生:我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名玉楮,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
3. 高中生:他的品德高尚,被大家譽為校園中的玉楮。
4. 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我希望能夠培養自己的玉楮品質,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