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艫
成語(Idiom):行艫
發音(Pronunciation):xíng l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行動迅速,步伐輕快。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行艫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行”和“艫”兩個字組成。其中,“行”表示行動、走動的意思;“艫”是指船的船艙。行艫的基本含義是形容人行動迅速、步伐輕快,如同船在水上行駛一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行艫一詞常用于形容人的動作敏捷、迅速,可以用于夸獎某人的行動速度快,同時也可以用于形容自己行動敏捷,展現自己的能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行艫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屈原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詩人和政治家,他的朋友賈生曾為他寫了一篇文章,表達了對屈原的贊美之情。文章中有一句話:“屈原行艫之士,非無遠志。”這句話形容了屈原的行動迅速,意味著他有著遠大的志向和抱負。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行艫是一個連動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其他補充成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行艫如飛,一下樓就到了三樓。
2. 她腳步輕盈,行艫之間仿佛飄在空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行艫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艘船上,船在水上行駛,你的步伐輕快地跟隨著船的節奏,形成了行艫的場景,這樣可以幫助記憶和理解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與行動、速度相關的成語,如飛揚、疾步如風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跑得特別快,行艫一樣的飛快到達終點。
2. 小學生:我喜歡參加田徑比賽,因為我跑得很快,行艫走過終點。
3. 初中生:他學習刻苦,每天都行艫一樣地趕去圖書館。
4. 高中生:考試前,同學們都行艫一樣地趕去圖書館復習功課。
5. 大學生:在學術會議上,教授們行艫一樣地演講,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