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供兒
基本解釋
供盛祭品的器皿。一套為五件,故名。《兒女英雄傳》第三七回:“堂屋里佛爺桌兒上,換了簇新的黃布桌圍,桌兒上錫爉五供兒擦得鏡亮。” 老舍 《茶館》第三幕:“我得到一堂景泰蘭的五供兒,東西老,地道,也便宜。”
成語(Idiom):五供兒(wǔ gōng ér)
發(fā)音(Pronunciation):wǔ gōng ér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在生活中充當了多種角色,承擔了多種責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五供兒是一個由“五”和“供兒”組成的成語。其中,“五”表示數量,意味著多個;“供兒”指的是承擔家庭中的各種責任和角色。因此,五供兒指的是一個人在生活中扮演多種角色,承擔多種責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五供兒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家庭或社會中承擔多重角色和責任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既是丈夫、父親、兒子、兄弟,又是職場中的領導、同事、員工等。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既是學生、朋友、志愿者,又是家庭中的照顧者、支持者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五供兒的具體故事起源尚不明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五供兒的結構為“數量(五)+ 名詞(供兒)”。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真正的五供兒,既是家庭的頂梁柱,又是社區(qū)的引領者。
2. 我們要學會扮演五供兒的角色,做好家庭和社會的責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五”和“供兒”兩個部分分開記憶,然后聯(lián)想到一個人承擔多種角色和責任的情景,幫助記憶該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四海為家”、“三從四德”等,了解中國文化中對于角色和責任的重視。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是家里的五供兒,既是哥哥,又是兒子,每天要幫媽媽做家務。
2. 初中生:爸爸在家是五供兒,既是家庭的經濟支柱,又是我們的榜樣。
3. 高中生:作為學生會主席,我要承擔五供兒的角色,既要關心同學,又要帶領大家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