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筆
基本解釋
[釋義]
(動)替別人寫文章、書信或其他文件。
[構成]
動賓式:代|筆
[例句]
請老先生代筆。(作謂語)
近義詞
捉刀
反義詞
親筆
英文翻譯
1.write on sb.'s behalf
詳細解釋
◎ 代筆 dàibǐ
[write on sb's behalf;write for sb. else] 替他人寫東西
(1).指科舉時代頂替考生入場代寫文章。又稱槍替。 宋 袁燮 《論國家宜明政刑札子》:“場屋代筆之罰,先朝之所甚嚴,罪至鞭背,終身不齒。”《元史·選舉志一》:“諸冒名就試,別立姓名,及受財為人懷挾、代筆、傳義者,并許人告。”
(2).替人書寫信函或其他文件。 清 程趾祥 《此中人語·守節》:“余偶心動,遂托書函事至書舘中,囑師代筆,戲言挑之。”《人民日報》1981.6.9:“過去無論多么繁忙,對外復信,總由他自己辦理,現在一反前例,改由他的女兒代筆,使我心頭不免蒙上了一層陰云。”
(3).代作字畫。亦指代作字畫的人。 清 李漁 《意中緣·捲簾》:“有幾箇尖酸少年,要看他面貌,故意造出一段流言,説他平日的畫,是隔著簾子畫的,有箇男人在裡面代筆,定要他捲一日簾子,好面試一試。”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代筆》:“古書名家,皆有代筆: 蘇子瞻 ( 蘇軾 )代筆, 丹陽 人 高述 ; 趙松雪 ( 趙孟頫 )代筆, 京口 人 郭天錫 ; 董華亭 ( 董其昌 )代筆,門下士 吳楚侯 。”
成語(Idiom):代筆(dài bǐ)
發音(Pronunciation):dài b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代替別人寫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代筆是指代替別人寫字。源自于古代官員為了省事,常常請人代替自己寫信或者寫公文,這個代替寫字的人就被稱為“代筆”。后來,這個詞語引申為代替別人寫作、代替別人發表言論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代筆常常用于形容一個人代替別人寫作或者發表言論的行為。可以用于描述代筆者的職業,也可以用于描述某人替別人寫作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古代官員為了節省時間和精力,常常請人代替自己寫信或者寫公文。這個代替寫字的人就被稱為“代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詞語逐漸引申為代替別人寫作、代替別人發表言論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代筆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因為時間緊迫,我找了個代筆幫我寫了一篇演講稿。
2. 這個作家的小說都是請人代筆寫的,他自己只負責署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代替別人寫字的場景,或者想象自己代替別人寫作的情景,這樣可以更加深刻地記住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代人作嫁”、“代人捉刀”等,來擴展對于代筆這一主題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病了,我幫她代筆寫了一封請假條。
2. 初中生:我幫朋友代筆寫了一篇作文,他得了個好成績。
3. 高中生:我替父親代筆寫了一封辭職信,他終于可以離開那個壓力很大的工作了。
4. 大學生:我幫老板代筆寫了一封感謝信,他很滿意我的表達能力。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于你學習“代筆”這個成語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