蹙鬐
成語(Idiom):蹙鬐(cù qí)
發音(Pronunciation):cù q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犬馬蹙額鬐發,形態猙獰可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犬馬皺起額頭和鬃毛,形態猙獰可怖。用來形容人或動物憤怒、狂怒或兇猛的樣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描述人或動物在憤怒、狂怒或兇猛的情況下的表情和姿態。也可以用于比喻形容某種兇險或可怕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蘇秦列傳》中有這樣一段記載:“蘇秦者,鬼谷子之徒也,蹙鬐而談兵,輒為天下笑?!边@里的蹙鬐用來描述蘇秦談論兵事時的表情,表示他在談論兵事時顯得威嚴兇狠。后來,蹙鬐逐漸演變成用來形容人或動物憤怒、狂怒或兇猛的樣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蹙鬐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其中“蹙”是動詞,表示皺起;“鬐”是名詞,表示馬鬃。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這個消息后,臉上蹙鬐,顯得非常憤怒。
2. 這匹狼在面對敵人時,蹙鬐低吼,顯得非常兇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梢韵胂笠粋€憤怒的狼蹙起額頭和鬃毛的樣子,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形容憤怒、狂怒或兇猛的成語,如“怒發沖冠”、“怒火沖天”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生氣時,臉上蹙鬐,我們都害怕。
2. 初中生:他在比賽中輸了一局,蹙鬐著臉離開了比賽場地。
3. 高中生:他聽到這個消息后,蹙鬐著眉頭,決定報復對方。
4. 大學生:這個電影中的惡棍蹙鬐著臉,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