讬驥
基本解釋
《后漢書·隗囂傳》:“帝報以手書曰:‘慕樂德義,思相結納……數蒙 伯樂 一顧之價,而蒼蠅之飛,不過數步,即託驥尾,得以絶羣。’” 李賢 注:“ 張敞 書曰:‘蒼蠅之飛,不過十步,自託騏驥之尾,乃騰千里之路。然無損於騏驥,得使蒼蠅絶羣也。’見 敞 傳。”后以“託驥”比喻追隨于有地位、有前程的賢能之后。 宋 楊億 《<西昆酬唱集>序》:“雖榮於託驥,亦媿乎續貂。”
成語(Idiom):讬驥 (tuō jì)
發音(Pronunciation):tuō j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讬驥意為讓千里馬為自己所用,形容借助他人的力量來達到自己的目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讬驥這個成語中的“讬”是指借用,而“驥”是指千里馬。這個成語的意思是,通過借用千里馬的力量,來實現自己的目標。形容借助他人的才能或力量,使自己受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讬驥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借助他人的力量來達到自己的目標。可以用在贊美別人的才能或能力強大,也可以用在表達自己需要借助他人的幫助來實現目標的情況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讬驥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韓非子·勸學》。故事講述齊國有一位王子,他非常喜歡馬術,但自己并不擅長騎馬。有一天,王子聽說有一匹千里馬非常出色,于是他決定借用這匹馬來提高自己的馬術水平。最終,王子借用了這匹千里馬的力量,成功地成為了一名出色的騎手。這個故事成為了讬驥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Subject + 讬驥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通過讬驥,成功地完成了這個項目。
2. 我們應該懂得讬驥,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結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讬驥這個成語與借用他人的力量來達到目標的意思聯系起來。可以想象自己騎在一匹千里馬上,借用它的力量來飛馳前進,從而實現自己的目標。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合作、借力等主題相關的成語,如“眾志成城”、“同舟共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互相幫助,讬驥才能一起取得好成績。
2. 初中生:老師告訴我們,只有通過讬驥,我們才能在團隊合作中取得成功。
3. 高中生:在大學申請過程中,讬驥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借助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來實現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