羸毀
成語(Idiom):羸毀(léi huǐ)
發音(Pronunciation):lěi hu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容貌或形體衰弱憔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羸毀是由“羸”和“毀”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羸”指體態消瘦、衰弱,“毀”指破壞、損害。羸毀形容人的容貌或形體衰弱憔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容貌或形體因病、勞累等原因而衰弱、憔悴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董仲舒傳》中有這樣一則故事:董仲舒曾經因為政治觀點不合,被貶到了遠離京城的地方,長期飽受困苦與病痛的折磨。在董仲舒生病期間,有一位朋友前來探望,看到董仲舒的容貌變得憔悴不堪,形容枯瘦,便感嘆道:“君子為國家盡忠,卻遭受羸毀之辱。”從此,羸毀成為了形容人的容貌或形體衰弱憔悴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為長期勞累,容貌羸毀,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老了許多。
2. 這位歌手經歷了一段困難時期,容貌羸毀,但卻依然保持著優秀的歌唱技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羸毀”與“瘦弱”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因為長時間沒有得到充分的營養和休息,變得瘦弱不堪的樣子,就像被羸毀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例如“衰頹不堪”、“憔悴不堪”等,以豐富詞匯和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生病后容貌羸毀,看上去很可憐。
初中生:這位長跑運動員因為長期訓練,容貌羸毀,但是他依然堅持不懈。
高中生:她在事業上經歷了一段困難時期,容貌羸毀,但是她依然保持著樂觀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