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軒
成語(Idiom):牦軒
發音(Pronunciation):máo xu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容貌丑陋,形容相貌不好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牦軒,牦牛的車廂。牦牛是一種外形丑陋的動物,其車廂也因此被用來形容人的相貌丑陋。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容貌不好看,或者指外貌丑陋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相貌不佳,或者當你想委婉地形容一個人丑陋時,可以使用這個成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此成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班超傳》中,其中有一句話是“面貌如牦軒,而心量過人”。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班超相貌丑陋,但內心卻非常聰明智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牦軒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牦”和“軒”。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長得像牦軒一樣,一點也不好看。
2. 她雖然長相牦軒,但是她的內在美讓人難以忽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牦牛的車廂形象地想象成一個長得丑陋的人,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與容貌相關的成語來擴展詞匯量,例如“丑態百出”、“相貌堂堂”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的臉長得像牦軒一樣,一點也不好看。
2. 中學生(13-18歲):她雖然相貌牦軒,但是她的內在美讓人難以忽視。
3. 大學生(19-22歲):他長得牦軒,但是他的個性和才華讓他很受歡迎。
4. 成年人(23歲以上):他的相貌雖然牦軒,但是他的善良和真誠讓人難以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