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列
成語(Idiom):載列(zài liè)
發音(Pronunciation):zài li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載:裝載;列:行列。指裝載或列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表示把事物裝載或列舉出來,用以說明問題或展示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正式場合或文學作品中,用以強調事物的全面性或詳盡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載列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孟子·公孫丑上》一篇中。故事講述了孟子的一位弟子公孫丑向孟子請教如何治理國家的問題。孟子回答說:“吾愛吾師過,吾愛吾友未嘗不足,然而載列而已矣。”意思是說孟子對待朋友和師長的愛是充分的,但并沒有列舉出所有的事例,只是隨便舉了幾個例子而已。從此,載列成為了表達事物全面性和詳盡性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載列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動詞是“載”,賓語是“列”。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本書載列了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
2. 他在演講中載列了大量的數據和事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載列”記憶為“裝載行列”。可以想象一個行列隊伍中的人們,每個人都在背上背著不同的物品,這些物品都是要裝載的,而行列隊伍本身也是一種列舉的方式。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載列”相關的成語,如“蔚為大觀”、“列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在作文中載列了我喜歡的動物。
2. 初中生(14歲):老師要求我們在研究報告中載列相關的實驗數據。
3. 高中生(17歲):這本書載列了各個時期的歷史事件,非常有參考價值。
4. 大學生(20歲):我的研究論文中載列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和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