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要
基本解釋
◎ 節要 jiéyào
[extracted gist] 摘錄的要點
文章節要
詳細解釋
從整本書或整篇文字中所摘錄下來的重要部分。 明 張居正 《擬日講儀注疏》:“近午初時,進講《通鑑》節要。” 清 黃宗羲 《答惲仲升論子劉子節要書》:“節要之為言,與文粹語粹同一體式。”
成語(Idiom):節要
發音(Pronunciation):jié y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簡潔明了,言簡意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節要是指言辭簡練、意義明確,能夠用最少的詞語表達出完整的意思。它強調了在表達中避免冗長和廢話,以便更準確地傳達所要表達的內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節要這個成語常用于寫作、演講和交流中。在書面語和口語中,使用節要可以使表達更加簡潔明了,不僅能夠節省時間,還能夠更好地吸引讀者或聽眾的注意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節要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原指古代官員在上報國君或上級官員時,要言簡意賅,將重要的內容集中在一起,以節省時間和精力。后來,節要逐漸被引申為一種表達方式,強調簡潔明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節要是一個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節”是形容詞,表示簡潔的意思;“要”是名詞,表示重要的部分或內容。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份報告寫得很節要,簡明扼要地總結了問題所在。
2. 在演講中,要注意掌握節要的原則,以便更好地傳達觀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節要這個成語??梢韵胂笤趯懽骰蜓葜v時,我們需要將內容精簡,只保留最重要的部分,就像是將一棵樹修剪成節節要的樣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要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可以多讀書、多聽演講,并學習一些修辭技巧和寫作技巧,以便能夠更好地運用節要這種表達方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作文寫得很節要,老師夸我寫得很好呢!
2. 初中生:老師要求我們在演講中使用節要的語言,這樣能更好地吸引聽眾的注意力。
3. 高中生:寫論文時,要注意掌握節要的技巧,以便能夠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4. 大學生:在職場中,能夠用節要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是一種重要的溝通能力。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節要”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