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狀
基本解釋
◎ 萬狀 wànzhuàng
[in the extreme;extremely] 各種狀態,形容程度極深
驚恐萬狀
英文翻譯
1.in the extreme; extremely
詳細解釋
多種形態;形形色色。亦用以形容程度極深,猶萬分。 唐 白居易 《草堂記》:“千變萬狀,不可殫紀。”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九:“軍卒 楊杲宗 躬負土之役,勞苦萬狀。” 明 陸深 《停驂錄摘抄續》:“妖言既行,兇謀遂逞……荼毒生靈,無端萬狀。”《紅樓夢》第十二回:“ 賈瑞 先凍了一夜,又挨了打,又餓著肚子,跪在風地里念文章,其苦萬狀。”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二六章:“ 潮兒 幾疑余為鬼物,相視久之,悲咽萬狀曰:‘阿兄歸幾日矣?’”參見“ 萬分 ”。
成語(Idiom):萬狀(wàn zhuàng)
發音(Pronunciation):wàn zhu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變化多端,無法預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萬狀指的是事物的狀態或形態變化非常多,難以預測和掌握。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事物變化的復雜性和多樣性,表示事物變化萬千,無法掌握和預測。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萬狀這個成語可以用于描述各種各樣的事物,例如描述社會變化、經濟發展、人生道路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這個成語來形容某個事物或局面的變化多端,難以捉摸。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外物》中有這樣一個故事,莊子告訴他的學生,有一次他在山上遇到了一個人,這個人告訴他:“我是一只大鳥,但我可以變成一只魚。”莊子很驚訝,于是問他:“你能變成魚嗎?”那個人回答說:“我可以變成任何東西。”莊子說:“那么你能變成一只鳥嗎?”那個人回答說:“我可以變成任何東西。”莊子聽了之后笑了,他認為這個人可以變成任何東西,就像是一切萬狀,無法預測和掌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形容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問題的答案千變萬狀,讓人琢磨不透。
2. 經濟形勢萬狀,我們需要及時調整策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萬狀”與“萬變”進行聯想,因為“狀”和“變”都表示事物的狀態或形態的變化。可以通過想象一個事物變化多端、無法預測的場景,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文章、故事或者觀察生活中的例子,進一步了解和掌握這個成語的使用方法和含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貓的動作千變萬狀,讓我忍不住笑出聲來。
2. 小學生:這個游戲的規則千變萬狀,讓我們每次都玩得非常開心。
3. 初中生:青春期的情緒千變萬狀,我們需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
4. 高中生:社會變化萬狀,我們需要適應并積極面對挑戰。
5. 大學生:職業發展的道路千變萬狀,我們需要不斷學習和提升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