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鷄駡狗
基本解釋
比喻旁敲側擊地漫罵,以發泄對某個人的不滿。 魯迅 《彷徨·肥皂》:“你今天怎么盡鬧脾氣,連吃飯時候也是打雞罵狗的。” 李納 《姑母》:“她的兒媳從來不肯幫她--兒媳家有田有地有鋪子,嫁到姑母家總不如意,成天打雞罵狗的。”
成語(Idiom):打鷄駡狗 (dǎ jī màn gǒu)
發音(Pronunciation):dǎ jī màn g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言辭刻薄、惡毒,毫無節制地侮辱、詆毀他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打鷄駡狗這個成語中,“打鷄”指的是雞,而“駡狗”指的是罵狗。整個成語的意思是以罵雞罵狗來形容人言辭惡劣、毫無節制地侮辱、詆毀他人。這里的“打鷄”和“駡狗”都是一種比喻,表示言辭刻薄,惡毒,毫無底線的攻擊他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人說話刻薄、惡毒,沒有底線地侮辱、詆毀他人。可以用于描述某人在爭論、討論或爭斗中使用惡毒的言辭攻擊對方,不顧及對方的感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打鷄駡狗這個成語的起源并沒有明確的故事。它可能來源于古代民間故事或口頭傳說,但具體的故事已經失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四個漢字組成,分別是“打鷄駡狗”。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辯論中不顧及對方的感受,惡意攻擊對方,簡直就是打鷄駡狗。
2. 這個人說話總是那么刻薄惡毒,簡直就像是打鷄駡狗一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手持鞭子,一邊打雞一邊罵狗,形容他的言辭惡劣、毫無節制地侮辱、詆毀他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的其他成語,比如“殺雞儆猴”、“一箭雙雕”等,這些成語都有一定的意象和寓意,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中國文化和語言。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8歲):他們之間的爭吵越來越激烈,最后變成了互相打鷄駡狗。
初中生(14歲):他在班級群里用惡毒的言辭攻擊同學,簡直就是打鷄駡狗。
高中生(17歲):他的演講中充滿了攻擊性的言辭,簡直像是打鷄駡狗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