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歡帽
合歡帽(hé huān mào)
發音(Pronunciation):hé huān m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被人譏笑、嘲笑的帽子,比喻受人輕視、不受重視的人或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合歡帽的“合歡”意為嘲笑、譏笑,而“帽”則指帽子。成語的意思是被人嘲笑的帽子,比喻被人輕視、不受重視的人或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那些被人看不起、嘲笑的人或事物,表達對他們處境的同情或不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合歡帽最早出現在明代馮夢龍的《喻世明言》中,其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一個官員因為貪污受賄而被罰,被迫戴上了一個合歡帽,成為了被人嘲笑的對象。這個故事使得“合歡帽”成為了一個形象生動的比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合歡帽的結構為“形容詞(合歡)+ 名詞(帽)”。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作品一直被人們戴上了合歡帽,沒有得到應有的認可。
2. 這個小組做的工作一直被人們看不起,被人戴上了合歡帽。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頭上戴著一個嘲笑的帽子,這個帽子上寫著“合歡”,就像被人嘲笑的人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馮夢龍的《喻世明言》,了解其他有趣的成語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把我戴上了合歡帽,說我不會拼寫。
2. 初中生:老師總是戴上合歡帽,對我不公平評價。
3. 高中生: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很容易被人戴上合歡帽,需要更加努力才能獲得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