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厄
成語(Idiom):頓厄
發音(Pronunciation):dùn 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遭遇阻礙或困難,停滯不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頓厄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頓指突然停下來,厄指困難或阻礙。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遭遇困難或阻礙時的突然停滯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頓厄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或事物在達到一定程度后,遭遇到困難或阻礙,進展停滯不前的情況。可以用于形容學業、工作、生活等各個領域中的困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頓厄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六年》中。當時,魯國的大夫子貢在梁國任職,但他的車輛在梁國被人破壞,無法返回魯國。子貢遭遇到了困難,無法繼續前進,于是他對自己的處境感到非常沮喪。后來,人們就用“頓厄”來形容這種遭遇困難而停滯不前的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頓厄”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固定的詞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事業遭遇了頓厄,需要重新規劃。
2. 他的學習遇到了頓厄,需要更加努力才能取得進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頓厄”與遭遇困難時的突然停滯狀態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梢韵胂笞约涸谇斑M的道路上遇到了一道高墻,無法繼續前進,這時就產生了頓厄的感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困難、阻礙相關的成語,如“逆境求生”、“波折曲折”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遇到了數學題的頓厄,不知道怎么解答。
2. 初中生:他在學習英語時遇到了頓厄,需要加倍努力才能跟上進度。
3. 高中生:我的科研項目遇到了頓厄,需要找到新的突破口。
4. 大學生:找工作時遭遇到了頓厄,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