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行不見西行利
基本解釋
謂到處牟利,賺便宜。東行、西行、猶東市、西市。 元 武漢臣 《玉壺春》第四折:“老虔婆坐兒不覺立兒饑, 甚黑子 東行不見、西行利,沒道理,全不怕咆哮兩行公人立?!?/p>
成語(Idiom):東行不見西行利
發音(Pronunciation):dōng xíng bù jiàn xī xíng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只顧自己的利益,不顧他人的困境和需要。也可以用來形容只關注眼前利益而忽視長遠利益的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由四個字組成,每個字的意思分別是:東(向東)、行(行走)、不(不)、見(看見)、西(向西)、行(行走)、利(利益)。意思是,向東走不見向西走的利益,指的是一個人只顧自己的利益,不關心他人的處境和需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只顧自己利益,不顧他人困境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只關注眼前利益而忽視長遠利益的行為??梢栽谌粘I钪校ぷ鲌鏊蛏缃粓龊现惺褂?。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淮南子·人間訓》記載了一個故事,說的是戰國時期,齊國有一個人叫孟嘗君,他很貪婪,只顧自己的利益,不顧他人的困境和需要。有一次,孟嘗君東行,碰到了一個人向西行,這個人問他有沒有看到一只丟失的馬,孟嘗君卻只顧自己的事情,根本沒有理會那個人的問題。后來,孟嘗君的馬被那個人找到了,這時孟嘗君才后悔自己的自私行為。這個故事的主要意思就是告訴人們,只顧自己利益,不顧他人困境的行為是不對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字的組合,每個字的意思分別是:東(向東)、行(行走)、不(不)、見(看見)、西(向西)、行(行走)、利(利益)。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東行不見西行利,只顧自己的利益,從不關心別人。
2. 在團隊合作中,我們應該互相幫助,而不是東行不見西行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這個成語:
- 將每個字的意思記下來,并將其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意義。
- 創造一個與這個成語相關的故事,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的其他成語,以增加對中國文化的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喜歡和那個東行不見西行利的同學一起玩。
2. 初中生:老師告訴我們要互相幫助,不要東行不見西行利。
3. 高中生:在選擇志愿者活動時,我們應該考慮到他人的需要,不要東行不見西行利。
4. 大學生:在商業活動中,我們要考慮到長遠利益,不要只顧眼前的利益,避免東行不見西行利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