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腸
成語(Idiom):冷腸
發音(Pronunciation):lěng ch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冷淡、不熱情、不友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冷腸是由“冷”和“腸”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表示人冷淡、不熱情、不友好的態度。形象地比喻人的心腸冷漠,不關心他人的感受,不愿意與人交流互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對待他人冷淡、不友好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對待朋友、同事、客戶等的態度冷漠,也可以形容某個團體對待外來者的冷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晉書·王彌傳》記載了一個關于冷腸的故事。據說,晉朝時期,有一位名叫王彌的官員,因為他的心腸冷漠,對待人冷淡無情,被人們戲稱為“冷腸王彌”。后來,人們通過這個故事,將“冷腸”作為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人的冷漠無情的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冷腸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形容詞“冷”和名詞“腸”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待朋友總是冷腸,從不主動關心別人的困難。
2. 這家店的服務態度冷腸,客人都不愿意再來消費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冷腸”與冷漠無情的形象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的心腸像一根冷冰冰的腸子,表示這個人對待他人冷淡無情的態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冷腸”相關的成語,如“冷若冰霜”、“冷嘲熱諷”等,以擴展對冷漠無情態度的描述。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對我說話總是冷腸的,從來不理我。
2. 初中生(13-15歲):班里有一個同學對待大家都很冷腸,從來不主動和別人交流。
3. 高中生(16-18歲):有些老師對待學生的問題總是冷腸,不愿意給予幫助。
4. 大學生(19歲及以上):在工作場合,我們要避免對待同事冷腸,要保持友好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