盌子
成語(Idiom):盌子
發音(Pronunciation):wān z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臉色紅潤、光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盌子是古代一種深碗形的器皿,用于盛放食物或飲料。成語“盌子”借用這個形象來形容人的臉色紅潤、光亮,多用于形容人體健康、面色紅潤。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夸獎人的容顏健康、面色紅潤。可以用于贊美對方的健康和美麗,或者形容一個人精神飽滿、容光煥發。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盌子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詩經·大雅·瞻卬》中:“盌彼成矣,瞻卬以觀。赫赫師尹,民具爾瞻。”其中的“盌彼成矣”形容的是師尹的面色紅潤、光亮,后來成為了一個固定的詞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盌子和成矣。其中,盌子表示器皿,成矣表示臉色紅潤、光亮。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的臉色紅潤得像個盌子。
2. 這位老人雖然年紀大了,但臉色依然紅潤如盌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盌子這個器皿盛滿了紅潤的水果汁,形象地表示一個人臉色紅潤、健康的樣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人容顏的成語,如“面如滿月”、“眉清目秀”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奶奶的臉色紅潤得像個盌子。
2. 初中生:他的臉色紅潤得像個盌子,一點也看不出他曾經生病過。
3. 高中生:這位老人雖然已經七十多歲了,但他的臉色依然紅潤如盌子,非常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