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露
成語(Idiom):泄露(xiè lòu)
發音(Pronunciation):xiè l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不慎暴露秘密或隱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泄露是指不慎或故意地暴露出秘密或隱私,使其被他人知曉。這種暴露可能會導致一系列負面后果,例如信任破裂、安全受損、聲譽受損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社交場合、工作場所、政治環境等各種場景中,人們常常需要保守秘密和隱私。當某人不小心或有意泄露秘密時,可以使用這個成語來形容這種行為的不當和不負責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十一年》中有一則故事。當時,公子光擔任齊國宰相,他在處理政務時非常謹慎,從不泄露國家機密。有一天,公子光與一位朋友談話時,不小心泄露了一條重要機密。這個消息很快傳遍了齊國,引起了國王的憤怒和不滿。從此以后,人們用“泄露”來形容不慎暴露秘密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不小心把公司的商業計劃泄露給了競爭對手。
2. 這個政府官員因涉嫌泄露機密而被解職。
3. 她的個人信息被泄露后,遭受了很多騷擾和威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泄露”這個詞拆解成兩個部分,“泄”和“露”。想象一個水缸中的水泄漏出來,暴露在外面的感覺。通過這種聯想,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與保密相關的成語,如“保守秘密”、“守口如瓶”、“閉口不談”等,可以幫助拓展對于保密和隱私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不小心泄露了朋友的生日驚喜。
2. 初中生(13-15歲):我的手機被竊聽器監聽了,個人信息被泄露了。
3. 高中生(16-18歲):他因為泄露考試答案被學校開除。
4. 大學生(19-22歲):這位記者勇敢地泄露了政府的腐敗行為。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公司的機密文件被員工泄露給了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