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病民害國(bìng mín hài guó)
發音(Pronunciation):bìng mín hài gu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某些人或事物對國家和人民造成了危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病民害國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用來形容某些人或事物對國家和人民造成了危害。它強調了這種危害的嚴重性和廣泛性,暗示了這種行為或現象就如同一種疾病一樣,對國家和人民的健康和利益產生了極大的危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批評那些對國家和人民利益不顧的行為或現象。可以用來形容貪污腐敗、破壞社會穩定、侵害人民權益等行為。在政治、社會、經濟等領域都可以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律歷志》中有記載:“病民害國之謂賊。”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西漢時期的《漢書》中,用來形容那些對國家和人民造成危害的人或行為。后來逐漸演變成一個成語,用來形容各種危害國家和人民的行為或現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三個詞組成:病(bìng)、民(mín)、害國(hài guó)。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些腐敗分子貪污受賄,病民害國,應該嚴懲不貸。
2. 某些不法分子為了謀取私利,肆意破壞社會秩序,病民害國,嚴重影響了人民的生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拆分為三個部分進行記憶,病民害國,每個部分代表了一種危害:病(bìng)代表疾病,民(mín)代表人民,害國(hài guó)代表對國家的危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害人不淺”、“禍國殃民”等,以擴大對于類似意義的詞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愛護環境,不亂扔垃圾,否則就是病民害國。
2. 初中生:我們要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為社會做貢獻,而不是病民害國。
3. 高中生:我們要關注社會問題,對于不法行為要勇于揭露,不能讓病民害國的行為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