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zhǐ gē wéi wǔ ㄓㄧˇ ㄍㄜ ㄨㄟˊ ㄨˇ止戈為武(止戈爲武)
“武”字從“止”從“戈”。意謂能平息戰亂,停止使用武器,才是真正的武功。《左傳·宣公十二年》:“ 潘黨 曰:‘……臣聞克敵必示子孫,以無忘武功。’ 楚子 曰:‘非爾所知也。夫文,止戈為武。’”《漢書·武五子傳贊》:“是以 倉頡 作書,‘止’‘戈’為‘武’。圣人以武禁暴整亂,止息干戈,非以為殘而興縱之也。” 唐 吳兢 《貞觀政要·征伐》:“今陛下撫養蒼生,將士勇鋭,力有餘而不取之,所謂止戈為武者也。”《花月痕》第四七回:“止戈為武,窮寇勿追。”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止戈為武
成語(Idiom):止戈為武
發音(Pronunciation):zhǐ gē wéi w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停止戰爭,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止:停止;戈:指戰爭;為:以;武:戰爭。止戈為武意味著停止戰爭,以和平的手段解決問題。這個成語強調了和平解決爭端的重要性,倡導用智慧和談判代替戰爭。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解決國際、國內紛爭的方式,也可用于個人之間的爭執。可以用來表達倡導和平解決問題,避免使用暴力或武力的意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禮記·大學》中有一句話:“治國其如示父母,父母且止戈為武。”此句話意味著治理國家就像教育子女一樣,如果父母都能以和平的方式解決爭端,那么國家也應當以和平的方式解決紛爭。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賓結構,主語是“止戈”,謂語是“為武”。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國際關系中,我們應該倡導止戈為武,以和平解決爭端。
2. 他們通過對話和談判,成功地實現了止戈為武的目標。
3. 在家庭中,父母應該以止戈為武的態度處理子女之間的矛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止戈為武”拆分為“止戈”和“為武”。“止戈”可以理解為停止戰爭,而“為武”可以理解為以武器(戰爭)為代價。通過理解這個拆分的意思,可以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戰爭文化和和平思想,以及其他相關的成語和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應該學會和平相處,止戈為武,讓世界變得更加和諧。
2. 初中生:在國際關系中,止戈為武是實現和平的重要手段。
3. 高中生:歷史上的一些重要沖突都是因為沒有能夠止戈為武,導致了無盡的痛苦和損失。
4. 大學生:在現代社會,我們應該倡導止戈為武,通過對話和合作解決爭端,實現共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