癩蛤蟆
成語(Idiom):癩蛤?。╨ài há má)
發音(Pronunciation):lài há má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外表丑陋、卻自以為是的人,也用來形容自滿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癩蛤蟆是一種形象生動的動物,外表丑陋,沒有吸引力。這個成語比喻外表丑陋、沒有才華卻自以為是的人,也形容自滿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那些自以為是、沒有真才實學卻自滿的人,或者形容那些外表丑陋、沒有吸引力卻自命不凡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癩蛤蟆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古代寓言故事《癩蛤蟆扮青蛙》。故事中,癩蛤蟆看到青蛙身上有斑點,自以為是青蛙,結果被其他動物嘲笑。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不要自命不凡,不要自滿。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癩蛤蟆是一個名詞詞組,由“癩”、“蛤蟆”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長得丑陋,卻總是自命不凡,簡直就是個癩蛤蟆。
2. 那個人一點才華都沒有,卻自以為是,真是個癩蛤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外表丑陋、卻自以為是的蛤蟆,這樣就能記住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有關成語的故事和用法,可以幫助擴大詞匯量,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那只癩蛤蟆真的很丑,但是它卻自以為是一只青蛙。
2. 初中生:他長得像個癩蛤蟆,卻總是自命不凡。
3. 高中生:他的外表丑陋,卻自稱是個天才,簡直就是個癩蛤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