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首
基本解釋
(1).甲士的首級。《左傳·桓公六年》:“六月,大敗 戎 師,獲其二帥 大良 、 少良 ,甲首三百,以獻于 齊 。” 杜預 注:“甲首,被甲者首。”《荀子·議兵》:“五甲首而隸五家,是最為眾彊長久,多地以正。” 王先謙 集解:“獲得五甲首,則役隸鄉里之五家也。”《宋書·垣護之傳》:“ 護之 依險拒戰,斬其都軍長史,甲首數十,賊乃退。”
(2).伍長。《尉繚子·兵教上》:“左行者,左行教之;右行者,右行教之。教舉五人,其甲首有賞。”
(3).特指戰車上的甲士。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一編第四章第四節:“ 春秋 時期一般是用車戰,據《司馬法》的說法,兵車一乘,馬四匹,甲士十人,步兵十五人。甲士是穿戴盔甲的,三人立車上,立左的用弓箭,立右的用矛,中立的馭馬,這三人通稱甲首。”
(4).甲長。亦泛指小頭目。 宋 胡太初 《晝簾緒論·催科》:“今既行 紹興 甲首之法,可免稅長與催頭之責。” 元 李直夫 《虎頭牌》第一折:“我偌大年紀,也無些名分,甲首也不曾做一個。” 清 魏源 《圣武記》卷七:“宜令薙髮易服,盡獻兵器,分設里長甲首,而遷土目於內地。”
成語(Idiom):甲首
發音(Pronunciation):jiǎ sh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排在首位的人或事物,比喻地位或重要性最高的人或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甲首”由兩個字組成,其中“甲”是古代十天干的第一位,表示第一、首位的意思,“首”表示頭、首位的意思。合在一起,成語“甲首”比喻地位或重要性最高的人或物,通常用于形容某個群體中最重要的人或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成語“甲首”可以用于各種場景,特別是在描述一個群體中最重要的成員或事物時。比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公司的創始人,一個團隊的領導者,或者一本書中最重要的章節等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甲首”的起源并沒有明確的故事,但是它的意義和用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天干地支紀年法。根據這個法則,天干有十個字,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用來表示年份的序號。而“首”則表示頭、首位的意思。因此,成語“甲首”就是指排在首位的人或事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甲首”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甲”是形容詞性的成分,表示第一、首位的意思;“首”是名詞性的成分,表示頭、首位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我們團隊中的甲首,負責決策和帶領大家實現目標。
2. 這本書的甲首章節是作者的自序,非常精彩動人。
3. 這家公司的甲首創始人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他的經驗非常寶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甲首”。可以想象一個群體中排在首位的人,就像天干紀年法中的甲一樣,代表著最重要的地位。這樣的聯想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甲首”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地位、重要性相關的成語,如“首屈一指”、“龍頭虎尾”等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是我們班級的甲首,每天帶領我們學習。
2. 初中生:這本課外書的甲首是一位著名作家的自傳,非常吸引人。
3. 高中生:這個學校的甲首學科是數學,每年都有很多學生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