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問
基本解釋
(1).不慰問。《周禮·秋官·大行人》:“出入三積,不問壹勞。”
(2).不過問;不詢問。《史記·陳丞相世家》:“ 漢王 以為然,乃出黃金四萬斤,與 陳平 ,恣所為,不問其出入。” 唐 李商隱 《賈生》詩:“可憐夜半虛前夕,不問蒼生問鬼神。” 宋 曾鞏 《兜率院記》:“至于浮屠人雖費如此,皆置不問,反傾府空藏而棄與之。” 夏衍 《不愁沒有工作》:“但是 上海 就是這樣的可以放置不問了嗎?”
(3).不管;無論。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耕田》:“凡耕:高下田,不問春秋,必須燥溼得所為佳。”《敦煌變文集·燕子賦變文》:“雀兒出來,不問好惡,拔拳即搓。” 元 關(guān)漢卿 《救風塵》第三折:“不問官妓私科子,只等有好的來你客店里,你便來叫我。”
(4).不依法處分;不追究刑事責任。 唐 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朕即赦 元濟 不問,迴軍討之。”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兵部·武弁殺邑令父子》:“乃父子俱死箠楚,寧非衣冠奇禍,何以置 興 不問? 興 尋病,得伏枕死。” 毛澤東 《為爭取國家財政經(jīng)濟狀況的基本好轉(zhuǎn)而斗爭》:“在這個問題上,必須實行鎮(zhèn)壓與寬大相結(jié)合的政策,即首惡必辦,脅從者不問,立功者受獎的政策,不可偏廢。”
英文翻譯
1.(不過問) pay no attention to; ignore; disregard; not consider
成語(Idiom):不問
發(fā)音(Pronunciation):bù wè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不關(guān)心;不去詢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不問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表示不去關(guān)心、不去詢問。它強調(diào)了對某件事情的不關(guān)心,不去主動了解或追問相關(guān)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不問常用于表達對某個話題、事件或問題的漠不關(guān)心態(tài)度。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對別人的事情不感興趣,也可以用來表達自己對某個事物的冷漠態(tài)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不問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有一位叫做楊子的人,他非常喜歡打獵。有一天,楊子在山中遇到了一個老獵人,他非常想知道老獵人的打獵技巧。但是老獵人卻對楊子說:“我不問。”這句話意味著老獵人不愿意與楊子分享自己的經(jīng)驗和技巧。后來,人們便用“不問”來形容一個人不愿意主動詢問或關(guān)心他人的事情。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不問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不”是表示否定的副詞,“問”是動詞,表示詢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別人的困境總是漠不關(guān)心,真是個不問之人。
2. 老師問他為什么沒有完成作業(yè),他只是冷冷地說了句“不問”。
3. 面對別人的事情,我不會過多地去詢問,我是個不問之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不”字與“問”字連起來記憶,表示不去詢問或關(guān)心。同時,可以通過構(gòu)思一個與成語含義相符的故事情節(jié)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其他與“不問”意思相近或相似的成語,如“漠不關(guān)心”、“置之不理”等,從而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在玩游戲的時候,我不問他們的事情。
2. 初中生:考試成績出來了,她對別人的成績漠不關(guān)心,只關(guān)心自己的。
3. 高中生:班上發(fā)生了一件事情,但他們對此置之不理,沒有人愿意去關(guān)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