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鼻
成語(Idiom):斷鼻(duàn bí)
發音(Pronunciation):duàn b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事物失去了原有的威嚴和聲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斷鼻這個成語源自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古代有一位名叫楊廣的皇帝,他有一個寵愛的妃子,妃子非常美麗,但性格狂妄自大。有一天,楊廣要出征,妃子因為不舍得離開楊廣,就想方設法讓自己留在宮中。她故意損壞了一只宮中珍貴的玉瓶,并聲稱只有找到瓶身上的斷鼻才能修復。楊廣為了安慰妃子,下令全國范圍內尋找斷鼻,結果無功而返。這個故事中的斷鼻就成了指失去原有威嚴和聲譽的象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斷鼻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或事物因為某些原因失去了原本的尊嚴和聲望。例如,一個曾經受人尊敬的企業因為貪污丑聞而破產,可以說它斷鼻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斷鼻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歷史傳說。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斷鼻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政府因為腐敗丑聞而斷鼻了。
2. 他之前是個很有威望的教授,但因為抄襲丑聞而斷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斷鼻”的形象與一個失去鼻子的人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失去威嚴和聲譽相關的成語,如“失魂落魄”、“聲名狼藉”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因為考試作弊而斷鼻了。
2. 初中生:這個明星因為涉嫌吸毒而斷鼻了。
3. 高中生:這個政府因為腐敗而斷鼻了。
4. 大學生:他之前是個很有前途的科學家,但因為偽造實驗結果而斷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