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命
基本解釋
(1). 周 代官爵分為九等,稱九命。五命為子男。《周禮·春官·典命》:“子男五命,其國家宮室車旗衣服禮儀皆以五為節。”《禮記·王制》:“小國之君,不過五命。”
(2).五次命令。《左傳·襄公十三年》:“ 楚子 疾,告大夫曰:‘不穀不德……若以大夫之靈,獲保首領以歿於地,唯是春秋窀穸之事、所以從先君於禰廟者,請為靈若厲。大夫擇焉。’莫對。及五命,乃許。” 楊伯峻 注:“五次命令,大夫始許之。”
(3).謂古代帝王按五行相勝之理承受天命。《漢書·王莽傳中》:“帝王受命,必有德祥之符瑞,協成五命,申以福應,然后能立巍巍之功。” 顏師古 注:“五命,謂五行之次,相承以受命也。”參見“ 五行 ”。
成語(Idiom):五命(wǔ mìng)
發音(Pronunciation):wǔ m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的性命或生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五命源自佛教,佛教中有五種命運,分別是生命、壽命、運命、福命和災命。成語“五命”表示一個人的全部命運或生命的各個方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一個人的命運或生命的重要性。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生活經歷或遭遇。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五命這個成語最早見于唐代文學家杜牧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五命云中盡,一生水上飄。”這句詩描寫了人的命運無法掌控,如同云中的五種命運,一生就像漂浮在水上一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五命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五”和“命”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經歷了五命的考驗,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2. 這個人命硬,居然度過了五次生死之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五命”與“五種命運”進行關聯記憶,同時也可以通過聯想“五命”與“五個字”之間的相似之處來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佛教中五種命運的含義和相關教義,深入探究命運和生命的主題。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五命都很好,每天都能吃到好吃的東西。
2. 初中生:我覺得五命是我們無法控制的,我們只能努力去追求自己的夢想。
3. 高中生:考試成績決定了我們的五命,所以我們要努力學習。
4. 大學生:五命是人生的一部分,我們需要面對各種挑戰和困難,才能成長和進步。
5. 成年人:五命是無法預料的,我們要珍惜每一天,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