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木托盤
發音(Pronunciation):mù tuō p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不具備獨立思考能力,只能被動接受指揮的人或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木托盤是由“木”和“托盤”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形象地比喻人或事物沒有主見,只能被他人操控和支配。木托盤常用來形容缺乏獨立思考和行動能力的人,他們缺乏主動性,只能被動地接受他人的安排和指揮。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木托盤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被動接受他人安排的員工、學生或部下,也可以用來形容缺乏主見的領導或個人。在工作場所、學校或家庭中,當某人表現出完全沒有主見、只會被動聽從指令的特點時,可以使用木托盤來形容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木托盤這個成語的起源并沒有明確的故事,它是根據現實生活中的托盤所衍生出來的。托盤是一種承載物品的工具,它本身沒有主動性,只能被人使用。因此,人們通過將“木”與“托盤”結合,形成了木托盤這個成語,用來形容缺乏主見和主動性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成分為“木”,修飾成分為“托盤”。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完全是個木托盤,從來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
2. 這個團隊缺乏主見,成員們都像木托盤一樣,只會被動聽從指令。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個木制的托盤,托盤上沒有輪子,只能被人拖著走,不能主動行動。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木托盤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木頭人”、“傀儡”等,以豐富詞匯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班上有個同學就像木托盤一樣,從來不敢回答問題。
2. 初中生:我不想當一個木托盤,我要有自己的主見和行動能力。
3. 高中生:老師總是把我們當作木托盤,不給我們發表自己的意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