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識田
基本解釋
謂八識產生之處,猶言胸中、心田。 宋 強幼安 《唐子西文錄》:“ 司馬遷 敢亂道卻好, 班固 不敢亂道卻不好。不亂道又好是《左傳》,亂道又不好是《唐書》。八識田中若有一毫《唐書》,亦為來生種矣。”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吏部·士大夫華整》:“蓋八識田中,帶此結習,不能剷也。”參見“ 八識 ”。
成語(Idiom):八識田
發音(Pronunciation):bā shí ti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人的心靈、思想活動的場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八識田是佛教中的術語,它指的是人的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所感知的對象,也就是外界的事物。成語“八識田”借用了佛教的概念,比喻人的心靈是一個可以種植各種念頭和觀念的田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八識田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人的思想活動和心靈世界,可以用來討論人的內心世界、思考方式以及對外界事物的感知和理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八識田一詞最早出現在佛教經典《中阿含經》中,用來解釋人的意識和感知的過程。后來,這個概念被引申為比喻人的心靈和思想活動的場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八識田是一個由兩個部分組成的成語,八識指人的八種感知能力,田表示人的心靈和思想活動。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八識田里種滿了正能量的種子。
2. 在這個八識田中,你要學會選擇種植有益的念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八識田比作一個農田,人的思想活動就像是在這片農田里種植各種念頭和觀念,通過這個比喻可以幫助記憶八識田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佛教中關于八識的詳細理論,了解人的意識和感知的過程,以及如何通過修行來凈化和平衡八識田。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的八識田里種滿了快樂和友誼的種子。
初中生:在這個八識田中,我要培養積極的思想和健康的價值觀。
高中生:八識田是我思考問題和理解世界的基礎,我要保持它的純凈和清明。
大學生:我的八識田需要不斷地耕耘和種植,以實現個人的成長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