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本
基本解釋
古人修身處世的五項根本要求。 漢 劉向 《說苑·敬慎》:“凡司其身,必慎五本:一曰柔以仁;二曰誠以信;三曰富而貴,毋敢以驕人;四曰恭以敬;五曰寬以靜。”
成語(Idiom):五本(wǔ běn)
發音(Pronunciation):wǔ bě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五個本領或能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五本是一個漢語成語,由“五”和“本”兩個字組成。五本指的是人的五個本領或能力,包括文、武、德、智、體。文指文學才能,武指武藝才能,德指品德才能,智指智慧才能,體指體魄才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全面發展,具備多方面的能力。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團隊或組織的成員都有各自的專長,共同合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兵法書《孫子兵法》。孫子在書中提到:“故將有五千之眾,必使五人而至。”意思是說,一個將領要想帶領五千人取得勝利,必須要依靠五個能力出眾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五本是一個名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五本俱全的人,不僅擅長文學和藝術,還具備了很強的體育和智慧。
2. 這個團隊的成員五本俱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所以能夠取得很好的成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五本的“五”字和“本”字聯想起來。五本的“五”字表示五個能力,而“本”字表示本領或能力。可以通過將五個能力與五個字母進行對應記憶,例如:W代表文學才能,Wine(葡萄酒);U代表武藝才能,Universe(宇宙);D代表品德才能,Dance(舞蹈);Z代表智慧才能,Zeal(熱情);T代表體魄才能,Tiger(老虎)。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五本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五鳥朝鳳、五湖四海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希望將來能夠成為一個五本俱全的人,既會寫作文,也能夠打籃球。
2. 初中生:為了提高自己的五本能力,我每天都努力學習文學、藝術、體育等課程。
3. 高中生:考大學的時候,除了學習成績,還要展示自己的五本能力,才能獲得更多的機會。
4. 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我希望能夠全面發展自己的五本能力,為將來的就業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