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獎
成語(Idiom):過獎
發音(Pronunciation):guò jiǎ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對別人的稱贊感到謙虛,認為別人過分夸獎自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過獎是一種謙虛的說辭,用來回答別人對自己的贊美或夸獎。表示自己認為別人過分夸獎自己,不值得如此高度評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接受別人的贊美或夸獎時,可以用“過獎”來表示自己的謙虛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過獎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二十五年》中。故事講述了魯國的大夫子路在昭公面前表現出色,昭公稱贊他是“千里馬”,子路回答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君子亦然。過獎了。”這個故事中,子路用“過獎”來表示自己認為昭公過分夸獎了他。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過獎是由“過”和“獎”兩個字組成的。其中,“過”表示超過、過分,用來表示別人的評價過高;“獎”表示夸獎、表揚。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你的表演真精彩,過獎了。
2.這個獎項其實不值得,你過獎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過獎”與“過分夸獎”相連,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虛懷若谷”、“謙虛謹慎”等,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謙虛態度和修養。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夸我畫得好看,我說過獎了。
2. 初中生:同學們都說我考試考得好,我覺得他們過獎了。
3. 高中生:面試官稱贊我的表現,我雖然感到高興,但還是說過獎了。